2024年铜陵市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

中学教育2024-05-31 16:04:15会知网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24〕67号)文件精神,切实规范招生入学行为,现就做好我市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1.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 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下同)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 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招收特长生。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

2.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班额规定、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方案, 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学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所属教育主管部门要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对方案进行论证,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同时积极做好宣传,确保社会稳定。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要求,按照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招收学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教育主管部门要持续推进“名校+”联合办学,努力提升优质资源覆盖面。乡镇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县域内确定招生范围。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学段)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审批机关要统筹考虑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合理下达招生计划,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地县(区)学生入学需求。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通过审批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或认定的系统实施电脑摇号,邀请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或公证部门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所在县(区)招不满且审批机关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可以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适当跨县域招生,但不得跨设区市招生。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由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在原学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民办一贯制学校七年级招生可根据家长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确认录取,直升人数未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按上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要求执行。

3.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提前明确并广泛宣传报名登记所需材料、报名时间和办理方式。 应当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通过大数据查询或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2024年各县(区)要使用“安徽省中小学入学登记服务系统”或自建的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内户籍、居住证、房产、疫苗接种、社保等入学相关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网上报名、材料审核和录取,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各县(区)中小学入学报名工作须通过“皖事通”上的“安徽省中小学入学登记服务”统一入口开展。

4.依法保障入学权利。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小学入学年龄原则上截至2024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在学校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须年满6周岁,对于放宽年龄招收的,必须公开规范办理。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发挥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作用,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适龄儿童少年未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要及时开展失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工作。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行为。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继续做好我市“阳光分班”工作,全面落实起始年级均衡分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非起始年级不得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等。

二、全面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

1.统筹确定招生规模、范围和计划。市教体局将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目标,依据办学标准,综合考虑本地生源情况、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总体资源等因素,科学编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实现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由市教体局在市域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 严格防止各普通高中学校产生新的大校额、大班额。

2.继续保持省示范高中指标分配政策。 2024年,我市省级示范高中招生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指标为学校招生计划(不含自主招生、中外合作办学)的80%。定向分解到各初中的省示范高中指标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设置最低录取控制线,严禁将指标分配与初中升学率挂钩。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贯彻<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基〔2012〕9号)文件精神,“只有在学籍所在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三年的考生,中考时方可填报分配到该校的指标到校生志愿”。具有本市户籍,初中阶段从外地市转回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的考生、在外地市就读完毕回到我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报名点报名的考生,作为一个单位参与享受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分配,具体分配方案另文通知。

3.严格规范招生行为。普通高中的招生工作实行市级统筹,各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市教体局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 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 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 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 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 严禁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达到考试所在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或未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学生; 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 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 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须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进行,市教体局统筹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招生名额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招生录取名单须通过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

4.从严控制政策加分。除以下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得重复加分。

(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规定的加分对象和标准;

(2)烈士子女考生加分政策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台湾籍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4)少数民族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

(5)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上增加10分投档;

(6)军人子女考生、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考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考生加分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