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啦

政策文件2024-02-03会知网

全文来了!202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4日在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长 吴晓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抢抓机遇促发展,担当实干抓落实,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高、中扬、后稳态势,总体回升向好,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城镇调查失业率5.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保护展现新作为。出台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深入开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巩固提升行动,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全面完成,成功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国家公园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收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严从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余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国土绿化455万亩、防沙治沙146万亩、退化草原改良526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下降”,玉树隆宝滩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藏羚羊、普氏原羚、雪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青海湖裸鲤蕴藏量恢复到12万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6%,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土壤环境清洁稳定,党中央国务院考核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结果为优秀。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金融支持“碳账户”体系,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企业入驻零碳产业园区,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挂牌成立,建成首个绿电溯源感知平台,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过半。果洛州、西宁市城西区、乌兰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玉树市、同德县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高原大地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

——经济运行呈现新气象。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开局,开展抢抓机遇促发展“1+9”系列活动,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37名省领导联点领衔、1300多家机关单位广泛参与、1万余名助企联络员“一对一”帮扶,协调解决各类企业反馈问题5000余项,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农牧业量质齐升、再获丰收,一产增加值增长4.7%。工业新动能加快成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3%和62.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26%,建成全球单体最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服务业全面恢复向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6%、7.2%,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1.4倍、16.7%,电信、快递业务量、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20%以上。财税金融支撑有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0.8%,绿色金融发展呈现“一高一优一先一新”态势,绿色信贷覆盖率全国领先。市场需求恢复扩大,实施投资攻坚行动,制造业、电力投资分别增长26.4%和7.4%。西宁机场三期航站楼主体完工,兰新客专恢复达速运行,“复兴号”动车驶上青藏铁路,新改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3600公里,提前两年实现高速和一级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规划目标。引大济湟工程全线通水,蓄集峡、西纳川等一批水库建成蓄水。开展消费恢复提振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网络购物交易额532.2亿元、增长11.8%,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零售额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以全国最快速度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并开通运行,京东青海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运营,在全国率先发布绿色算力地方标准,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全省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发展韧性和后劲显著增强。

——产业“四地”释放新动能。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逐步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全年生产钾肥7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以上,碳酸锂11万吨、增长49.4%,卤水提锂技术国际领先,成功攻克氯化镁脱水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势头强劲,新增清洁能源装机98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5100万千瓦,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速建设,李家峡电站扩机工程投运,玛尔挡水电站下闸蓄水,哇让、同德、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落地,首个绿电制氢项目投产,昆仑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电网形成东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骨干网架,青海“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场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开创新局,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青海湖示范区创建成效显现、接待游客首次突破300万人次大关,新增38家A级景区,大柴旦星空、祁连天境圣湖营地入选国家4C级自驾营地,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1倍、2倍。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多点发力,有机监测草原面积突破1.5亿亩,青薯9号位居全国马铃薯推广面积榜首,油菜良种推广占北方春油菜主产区总面积85%以上,鲑鳟鱼产量占全国近四成,建成一批供港澳蔬菜基地,全年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168.2亿元。全省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质提速,高原资源能源优势正在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省属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交控集团整合重组路桥公司,西钢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1%。细化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3.6亿元。全面实行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覆盖全省所有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3%以上,经营主体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新设立经营主体增长27%,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新引进8台天文望远镜,“墨子”开启巡天观测,全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落地青海,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88家。与9省市区和有关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国资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知名跨国企业青海行等活动,全面开启“数据援青”,实施支援协作帮扶项目近900项。青洽会、国际生态博览会、“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成果丰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8亿元。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54列,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0.3%,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2倍、3.6倍,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显著,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

——安全保障实现新加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举措,年度化债任务圆满完成,全省债务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和耕地保护,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2万亩,整治耕地“非粮化”19.6万亩,青海种质资源复份库成为国家核心库。统筹煤电油气运联保联供,疆煤入青量增长72%,电力中长期合同电量666亿千瓦时,天然气合同气量40.4亿立方米。深入开展城乡自建房、燃气、矿山、危化品等领域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一点一策”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管控,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叫醒”“叫应”机制直达基层,汛期提前转移涉险群众7.89万人,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专项行动,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海东市司法局、海晏县金滩乡、达日县检察院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青海大地处处绽放平安幸福之花。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76%,“三保”底线持续兜牢,年初确定的十大类41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加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较真碰硬整改国家考评反馈问题,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度目标超额完成,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9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8%,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1万个,青海理工大学校园全面建成,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加快组建。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措施,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正式组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妇幼保健院建成运行,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县域全覆盖,集中采购药品耗材价格平均降幅50%,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藏蒙医疗制剂医保目录,居民健康素养同比提升2.35个百分点。养老、失业、工伤等参保覆盖面逐步扩大,建成运营5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31个农村互助养老站点,婴幼儿托育机构、托位数分别增长3.3倍、2.7倍。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4万户,城镇4.56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以我省牧民生活变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获茅盾文学奖,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原创歌剧《青春铸剑221》获中国歌剧优秀剧目奖,切阳什姐夺得奥运亚运竞走“双金”、实现我省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环湖赛越办越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参事文史、地方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新增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打造388个“石榴籽家园”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各位代表!面对去年突如其来的积石山6.2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张国清副总理深入一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抗震救灾,极大鼓舞了全省上下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震而动、同心发力,与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与群众一起,震后10分钟专业救援队集结赶往灾区、1小时开展地毯式排查搜救,196名受伤群众连夜得到及时转运救治,震后9小时通信基站和光缆全部抢通,1天内供电线路全部恢复通电、受灾群众全部住进帐篷安置点,2天内受损道路全部实现正常通行,6天内受灾群众转移到板房安置点,1周内学校实现复课复学、2周内实现线下复课。集中安置受灾群众9803户45218人,安置点实现水电、采暖、公厕、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党群工作站、医疗服务“六有”,做到安置点点长、指挥调度、安全巡查排查、互帮互助互爱、矛盾调处化解、志愿服务工作“六到位”,让受灾群众住得安心、生活暖心,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18个教育、卫生领域项目先期开工。中央和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给予大力支持,社会各界无私援助、奉献爱心,灾区群众自觉升国旗、唱国歌、感党恩,发自内心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热爱和拥戴,凝聚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深化以案促改、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完善30余项制度机制,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显著成效。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5件、修改废止7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100%,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奋进,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广大干部群众信心更加坚定、精神更加昂扬、动力更加强劲。我们更加深刻感到,新时代新征程青海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发生的每一个变化,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接续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大家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青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青海发展的中央和国家部委、支援协作和兄弟省区市,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青海当前阶段性特征。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夯实,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亟待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尚需时日;统筹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需提高;少数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等等。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克难奋进,更加有力有效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